泄泻
【概述】
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、粪便稀溏甚则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。泄者,泄漏之意,指大便稀溏,时作时止,病势较缓;泻者,倾泻之意,指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,病势较急。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,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
【临床表现】
大便次数增多,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,或次数不多、粪质清稀,成泻下完谷不化。
【病因】
感受外邪,饮食所伤,情志失调,劳倦伤脾,久病年老;脾病湿盛,脾胃运化功能失调,肠道分清泌浊、传导功能失司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中脘、天枢、神阙、大肠俞。
配穴:脾俞、肾俞、足三里、下巨虚。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②蕲艾炷无瘢痕灸:2~3穴/次,7~9壮1穴,1~2次/日。
③蕲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7~9壮[穴,1~2次/日,适用于寒湿泄泻。
④蕲艾炷隔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湿热泄泻。
⑤神阙穴蕲艾炷隔盐灸:7~9壮/次,1~2次/日。
⑦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【预防调护】
①泄泻是多种疾病的症状,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,注意饮食卫生,如有胃肠道基础疾病,应注意尽早治疗,有助于进行预防。
②腹泻患者由于多次排便会导致生活上的不适,从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。家人应细心照顾,耐心开导,使其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。
③患者排出的粪便应做好处理,以免含有感染性物质导致传染的发生。积极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,及时控制脱水及休克等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