痿证
【概述】
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,软弱无力,不能随意运动,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。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多发性神经病、运动神经元疾病、脊髓病变等。
【临床表现】
肢体筋脉迟缓不收,甚则瘫痪;部分病人伴有肌肉萎缩;严重者影响呼吸、吞咽。
【病因】
感受湿毒,湿热浸淫,饮食毒物所伤,劳病体虚,跌仆瘀阻;五脏受损,气血津液亏耗,肌肉筋脉失养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
脾俞、腰阳关、中脘、关元、神阙、足三里、太溪、阳陵泉。
配穴:
①湿热浸淫:阴陵泉、中极。
②肝肾亏虚:肝俞、肾俞。
③脉络瘀阻:膈俞、血海。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②蕲艾炷无癜痕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③蕲艾炷隔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湿热浸淫之痿证。
④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⑤蕲艾蒸汽灸:双膝关节以下部位,35~45分钟/次。1~2次/日。
【预防调护】
①病情危重,卧床不起,吞咽呛咳,呼吸困难者,要常翻身拍背,鼓励病人排痰,以防止痰湿壅肺和发生褥疮。
②对瘫患者,应注意患肢保暖,保持肢体功能体位,防止肢体挛缩和关节僵硬,有利于日后功能恢复。由于肌肤麻木,知觉障碍,在日常生活与护理中,应避免冻伤或烫伤。
③注意精神饮食调养,进行适当体育锻炼,生活规律,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,忌油腻辛辣,对促进痿证康复亦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