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瘫
【概述】
面瘫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,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,可发于任何年龄,无明显季节性,多发病急速,以单侧面部发病多见。
【临床表现】
患侧眼睑闭合不全,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,口角歪斜向健侧,谈话吐字不清,漱口漏水,患侧鼻唇沟变浅。
【病因】
正气不足,脉络空虚,卫外不固;风寒或风热导致经气阻滞,经筋失养;经筋功能失调,筋肉纵缓不收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
翳风、合谷、颊车、地仓、阳白。
配穴:
风寒型:大椎、风池。
风热型:曲池、风池。
痰湿阻络:阴陵泉、丰隆。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②蕲艾条雀啄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③蕲艾炷无瘢痕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④蕲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⑤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注:面部腧穴灸量宜适当减少,避免烫伤。
【预防调护】
①眼部护理
急性期减少户外活动,保持眼部清洁;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,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;尽量减少用眼。
②饮食护理
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;避免坚硬的食物;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,细嚼慢咽;注意饭后及时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。
③康复护理
可对患侧进行热敷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面肌开始恢复时,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,以训练表情肌为主,做睁眼、皱额、吸吮、翘嘴唇、开口笑、提嘴角、吹口哨、噘嘴唇、拉下颌等动作,每次约20分钟,每日1次,直至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