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说明


呕吐


【概述】

呕吐是指胃失和降,气逆于上,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一种病证。古代文献将呕与吐进行了区分:有物有声谓之呕,有物无声谓之吐,无物有声谓之干呕。临床呕吐常多兼见,难以截然分开,故统称为“呕吐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、幽门梗阻等。

 

【临床表现】

呕吐宿食、痰涎、水液或黄绿色液体,或干呕无物,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不等,持续或反复发作;常伴有恶心、纳呆、反酸、胸脘痞闷等症状。

 

【病因】

外邪犯胃,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,脾胃虚弱;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。

 

【艾灸取穴】

主穴:脾俞、中脘、足三里、

配穴:太冲、内关、膈俞、胃俞

 

【操作方法】 

①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
②艾炷无瘢痕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
③蕲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
④蕲艾炷隔附子饼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主要用于虚性呕吐。

⑤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
 

【预防调护】

饮食方面:饮食失调是导致呕吐最常见的原因,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暴饮暴食,不食变质腐秽食物;脾胃素虚者勿过食生冷、肥甘厚腻等食品;胃中有热者忌食辛辣之

调畅情志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精神刺激,对肝气犯胃者尤当注意。

增强体质: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