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痛
【概述】
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,也称“胃脘痛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中的十二指肠溃疡、急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。
【临床表现】
胃脘部疼痛,伴脘腹痞闷胀满、恶心呕吐、吞酸、食纳减少等;以中青年居多,多有反复发作病史;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,如饮食失调、情志刺激、劳倦过度及受寒等。
【病因】
外邪犯胃,饮食不节,情志失调,脾胃虚弱,药物损害;胃气郁滞,失于和降,不通则痛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中脘、脾俞、胃俞、足三里
配穴:梁丘、公孙、内关、梁门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②蕲艾炷无瘢痕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。
③蕲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寒邪客胃之胃痛。
④蕲艾炷隔蒜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湿热中阻之胃痛。
⑤蕲艾炷隔附子饼灸:2~3穴/次,7~9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痛。
⑥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45~60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【预防调护】
①在生活习惯上生活要规律,少熬夜,保持情绪稳定,少生气、多运动,提高免疫力。
②饮食习惯上,首先要保证三餐规律,少食多餐,最好按时按点吃饭,多吃易消化的食物,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、辛辣刺激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