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说明


【概述】

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、经色、经量、经质等出现异常改变,并伴有其他症状的疾病。月经不调一般包括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不定期。本病与肝、脾、肾有密切关系。本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冷痛,或痛引腰骶,甚至剧痛难忍,有时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的病证,本病以未婚青年女性较为多见。本病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急慢性盆腔炎、肿瘤、子宫颈 口狭窄及阻塞等。西医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

  

临床表现】

月经先期 ,周期提前7日以上 ,甚至 10 余日;月经后期,周期推迟7日以上 ,甚至 40-50  日一潮;月经先后不定期 ,周期提前或推后 1-2 个星期,连续 2 个月经周期以上。同时伴有经色、经量、经质出现异常改变。

 

【艾灸取穴】

主穴:地机、关元、三阴交。

配穴:疼痛拒按,合谷、中极;乳房胀痛,归来、太冲;腹痛剧烈,次髎;腹痛喜按,肾俞、气海。   

    

【操作方法】

①艾条温和灸:每穴灸 6-20 分钟,每 日1 次,5 次 为 1 个疗程。于月经前 5 天开始施灸,灸至月经来潮,连灸3 个疗程。

②艾炷隔姜灸:艾炷如枣核大,每穴 5-7 壮,每日1 次,5 次为 1 个疗程。

 

【预防调护】

①经行之时身体要保温,勿食生冷(包括凉拌生菜、西瓜、椰子汁,及冰箱刚拿出来的食品或冷饮),勿食酸醋,以及螃蟹、田螺等寒凉食物,以免引起月经骤止或淋漓不净、疼痛加剧;

②避免涉水、淋雨,防止可能造成寒湿滞留及血液循环障碍;

③保持心情舒畅,摄入富于营养、易于消化的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