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下过多
【概述】
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过多,色质、气味异常或伴全身、局部症状,又称下白物、流秽物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阴道炎、宫颈炎等引起的带下过多。
【临床表现】
带下量多;带色白或淡黄,或赤白相兼,或黄绿如脓,或浑浊如米泔; 质地或清稀如水,或稠黏如脓,或如豆渣凝乳,或如泡沫状;无臭味,或有臭气或臭秽难闻。
【病因】
脾阳虚,肾阳虚,阴虚夹湿,湿热下注,湿毒蕴结: 任脉损伤,带脉失约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脾俞、关元、肾俞
配穴:中脘、带脉、足三里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45~60 分钟/穴,1~2/日。
②蕲艾炷无瘢痕灸:2~3穴/次, 7 ~9壮/穴,1~2 次/日。
③蕲艾炷隔蒜灸:2~3穴/次, 7 ~9壮/穴,1~2 次/日。适用于湿热下注及湿毒蕴结之带下过多。
④蕲艾炷隔附子灸:2~3穴/次, 7 ~9壮/穴,1~2 次/日。适用于阳虚之带下过多
【预防调护】
①保持外阴清洁,特别注意经期、产后卫生、提倡淋浴及蹲式厕所。
②做好计划生育工作,避免早婚多产,定期进行妇科普查,发现病变,及时治疗。
③勿久居湿地,经期产后避免水中作业及生冷饮食,以免外浸内侵;饮食宜清淡,以免辛辣油腻滋生湿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