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泄泻
【概述】
小儿泄泻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、粪质稀薄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夏秋季节发病率高,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症候表现有所不同。本病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,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腹泻。
【临床表现】
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,重者达每日10次以上;粪呈淡黄色或清水样,或夹乳块、不消化物,或黄绿浠溏,或色褐而臭,夹少量粘液。
【病因】
感受外邪,伤于乳食,脾胃虚弱,脾肾阳虚;脾胃受损,升降失司,水谷不分,混杂而下。
【艾灸取穴】
主穴:中脘、神阙、天枢
配穴:脾俞、胃俞
【操作方法】
①蕲艾条温和灸:2~3穴/次,25~35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②蕲艾炷隔姜灸:2~3穴/次,3~5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风寒泻。
③蕲艾炷神阙穴隔盐灸:3~5壮/次,1~2次/日。
④蕲艾炷隔附子饼灸:2~3穴/次,3~5壮/穴,1~2次/日,适用于脾肾阳虚泻。
⑤蕲艾器具灸:2~3穴/次,25~35分钟/穴,1~2次/日。
【预防调护】
①注意饮食卫生,食品应新鲜、清洁,凡变质的食物不可喂养,食具勤消毒。
②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,注重小儿的体格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自身免疫力,避免夹叉感染各种疾病。
③加强婴幼儿护理,提倡婴儿母乳喂养,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,所以有条件的妈妈都应尽量母乳喂养。